本刊讯(记者 孙逸锴)“最近学校在不少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成绩,特别是篮球赛获得了男子冠军和女子亚军。”在庵东镇中心小学,校长丁群卫对记者说着学校“双减”后获得的成效。走到操场上,一眼便看到学生们跟随口令进行运动,场面一派青春洋溢。
在庵东镇中心小学,学校把课后服务打造成为了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“第二课堂”。课后服务以时间为轴,立体式呈现“基础服务”“体育锻炼”“个性拓展”三大空间,将课后服务“提质升级”。
第一时段“基础服务”保证学生作业时间,第二时段开展3+2模式的“体育锻炼”,第三时段开设俱乐部课程,进行“个性拓展”。所谓3+2模式即每周一、三、五进行基本技能训练,每周二、四开展体育传统游戏项目。基本技能训练即掌握一项如跳短绳、仰卧起坐等基础技能,体育传统游戏项目则包括滚铁环、多人板鞋、走高跷等各类活动。
俱乐部课程更是以丰富多彩的创设形式,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。这些课程涉及体育类、艺术类、科技类、国学类等方面,具体包括灌篮高手、童心童画、编程大师、翰墨书香等40多个课程项目,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课程。
在庵东镇,像镇中心小学一样“双减”成效显著的学校并不少。庵东镇初级中学的特色拓展课程也获得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,其中的职业体验型社团拓展,邀请宁波技师学院老师前来授课,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各行各业,用更直观的感受对自身规划有更深刻的认知。西一小学的合唱与书法特色课程;西二小学的特色航模;东一小学的散打课程;东二小学的经典诵读;实验学校的特色轮滑球……各个学校的特色课程百花齐放,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。
“目前我们正持续跟进各个学校的特色课程,实时实地督导具体实施情况。”庵东镇教办负责人表示。每学期开学前,各个学校会将本学期特色课程进行提前设计,并在教办指导下进一步挖掘特色。特色课程开始后,教办相关工作人员会不定时进行“推门听课”,根据课程开展情况进一步挖掘特色,形成品牌课程。
为保障“双减”落到实处,庵东镇还着力提升教师素质,提高广大教师课堂教学能力。“‘双减’不光是减,更需要提升课堂效率。”镇教办负责人表示。正因如此,庵东镇着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平台,促进他们更好成长。定期开展的青年教师读书会引导青年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,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互相探讨,不断提升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。目前庵东镇教育系统正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,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自身优缺点,以便更好地提升自我薄弱点,为落实“双减”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