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讯(记者 虞昌胜 通讯员 黄昱)宁波前湾新区经济运行最新“成绩单”出炉,1—9月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.6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6.3%,较半年度提高3.3个百分点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,实现“V”型反转。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.4亿元,增长4.9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2.3亿元,增长7.7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5.8亿元,增长3.1%。三次产业比例为0.6:70.6:28.8。
GDP的15项支撑性指标中,10项位居全市前列,8项全市第一,其中限上批发零售、营利性服务业综合营收等指标增速高达30%—80%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71.4亿元、增长8.9%,增速全市第三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.6%,增速全市第四;实现限上批零业商品销售额1376.5亿元、增长55.8%,增速全市第一;实现进出口总额201.6亿元、增长13.6%,其中外贸出口142.0亿元、增长18.5%,出口增速位列全市第四。
以工业“压舱石”稳经济“基本盘”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亮点所在: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2.3亿元,增长7.7%。作为新区的龙头产业,汽车产业的表现可圈可点。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856亿元、增长18.6%,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上半年的2.9%迅速攀升至8.9%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三季度,极氪工厂成为助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力军。如今,该企业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,截至当前,极氪001已累计交付5.56万辆,高端MPV车型极氪009也已正式上市。
三产增量是服务业全面向好的“晴雨表”。前三季度,新区营利性服务业增长46.4%,增速位列全市第二。作为该项指标的主要驱动力,科技服务业持续发力。其中,吉利研究院同比增长45.6%;康龙化成同比增长66.2%。此外,服务业新招引和新入统项目作用明显,助力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,前三季度商贸业增长55.8%,创年内增速新高。同时,重点引进大宗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467.1亿元,同比增长近3.3倍;9家国有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44.8亿元,同比增长近3.5倍。
今年以来,新区以“全力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”为突破口和切入点,持续聚焦项目建设,扩投资、增动能,并启动重大项目“四大办”制度,即“大项目统筹办、大财政金融办、大政务督查办、大建设调度办”,并建立“每周例会、半月协调、月度会商、双月专题”的工作推进机制。今年至今,新区政策集成落地高效,共兑现产业政策资金37.95亿元,总量全市第二;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43.2亿元,规模全市第一。
同时,一批重大招商和投资项目得到有力推动,总投资约50亿元的拓普智能驾驶系统项目及空气悬架系统项目正式进场施工,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,吉利汽车技术服务项目一期工程也正步履不停进行桩基工程,极氪工厂扩建项目火热施工以满足新车型产能,康龙化成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今年已完成整体建设……前三季度,新区完成工业投资增长18.4%,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12.1个百分点,持续优化投资结构。